艋舺

(圖片來源:Yahoo電影)

 昨天看了國片「艋舺」,感想其實並不多,可能是因為媒體炒作過頭,看完之後反而會有種與預期落差的缺憾吧…

首先呢,整部片的結構感覺上太過鬆散,我不清楚是因為後置剪接的關係或是原著劇本的設定,劇中的主角群─“太子幫”,絕大多數的時間都像一盤散沙,講“義氣”的時候都必定是動刀動槍動拳頭的場面。
讓我忍不住想:「這是為了迎合觀眾的口味嗎?這是為了滿足大眾的感官刺激嗎?」

以近期台灣國片來說,描寫青少年時期的義氣,「九降風」或許更勝一籌;不需要逞凶鬥狠,沒有攔街鬥毆的大場面,反而讓我不自覺將目光放在幾個少年間的情感交流上。
「艋舺」就像是一盤多樣菜色的餐點,看起來美味又多彩,但因每樣菜色只有一小撮,既嚐不夠味也吃不飽…(又不是在美食街試吃)
重點太多反而會容易模糊焦點。
既然要講義氣,那就該讓觀眾看明白義氣是什麼吧...

許多年前,楊德昌執導的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」以及吳淡如原著的「少年仔安啦」,同樣是對於年少輕狂的青少年族群、當時的社會狀況都有很寫實的描述,但劇情更專著於人性的刻畫、著墨於社會環境現象,卻營造出更加細膩的真實感,產生令人窒息的情感糾結。
這兩部片也有血腥暴力的一面,但在觀眾看完之後會知道那些血腥場面只是點綴,更深入的涵義隱藏在暴力的表象之下。

當然啦,每個人的角度不同,思考的方向也迥異。
「艋舺」劇中最火紅的一段對白…
蚊子在群毆時問道:「每天這樣打打殺殺,到底有什麼意義?」
白猴回他:「意義是啥小,恁爸只聽過義氣,沒聽過意義啦!」

我覺得…如果不知道「意義」是三小,那麼「義氣」就只剩下「意氣用事」,簡稱“衝動”或“血氣方剛”了吧。

仍然支持國片,仍然支持豆導的出發點,台灣電影加油!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aphne12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